威爾森的職場觀察週記:台灣職場劇地獄排行榜
📅 |
📖 閱讀時間:約9分鐘 |
🏷️ 標籤:台灣職場劇、社畜生活、職場觀察
「台灣職場劇不需要誇張,只要原汁原味就讓人坐立難安。因為我們活在裡面。」——威爾森·社畜語錄 No.台灣特別版
**誰是真正的職場地獄王?1-10星血淚指數完整評測**
📊 評分標準說明
星級範圍 | 職場狀況 | 威爾森評語 |
---|---|---|
⭐ 1-2星 | 小確幸職場,偶有小摩擦 | 傳說中的理想職場 |
⭐⭐⭐ 3-4星 | 普通血汗,加班是日常 | 還能忍受的社畜生活 |
⭐⭐⭐⭐⭐ 5-6星 | 職場修羅場,身心俱疲 | 開始懷疑人生的階段 |
⭐⭐⭐⭐⭐⭐⭐ 7-8星 | 人間煉獄,生不如死 | 看完想立刻辭職 |
⭐⭐⭐⭐⭐⭐⭐⭐⭐⭐ 9-10星 | 絕望深淵,請立刻逃離 | 威爾森都不敢看完 |
台灣職場劇有個特色:不用刻意戲劇化,光是照實拍攝就足以讓觀眾淚流滿面。因為那不是劇情,那是我們的日常。從工地的做工人到媒體的記者,從消防員到政治幕僚,每一個角色都像是我們身邊的某個人——甚至就是我們自己。
威爾森今天要帶你看看這些讓人邊看邊想辭職的台灣職場劇,看看哪些劇最能讓你產生「原來我的生活還算好的」錯覺。
⚠️ 現實提醒:以下劇集內容可能引起職場創傷症候群,請準備好紙巾和離職信
👑 地獄排行榜:從絕望深淵到小確幸
👑《做工的人》⭐⭐⭐⭐⭐⭐⭐⭐⭐ (9/10)
🏗️ 建築工地
- ⚠️ 職業安全風險極高,今天還在搬鋼筋,明天可能就躺醫院
- ⚠️ 薪資微薄但工作危險,出勞力換命,沒保險沒退路
- ⚠️ 社會地位低下,一句「工人」就被貼上人生沒出息的標籤
- ⚠️ 沒有勞動保障,合約?那只是個傳說
- ⚠️ 隨時可能受傷失業,每一秒上工都是在拼命
真實觀眾心得:「不是在演戲,這就是現實。」
《火神的眼淚》⭐⭐⭐⭐⭐⭐⭐⭐ (8/10)
🚒 消防員
- 🚒 生命危險是日常,火場爆炸是你早晨的鬧鐘
- 🚒 心理創傷無人關心,救人之後連哭都得自己躲著
- 🚒 工作量超出負荷,一天24小時不夠用,還得做內勤雜務
- 🚒 社會期待與現實落差太大,當英雄?你只能領低薪活在壓力底下
《鏡子森林》⭐⭐⭐⭐⭐⭐⭐ (7/10)
📺 新聞媒體
- 📺 新聞倫理與商業利益衝突,報真話?請先問股東意見
- 📺 記者工作壓力巨大,跑線跑到頭髮掉光
- 📺 媒體亂象叢生,辦公室裡比記者會更精彩
- 📺 真相與收視率的拔河,會讓你懷疑何為正義
《人選之人—造浪者》⭐⭐⭐⭐⭐⭐ (6/10)
🏛️ 政治幕僚
- 🏛️ 理想與現實的衝突每天上演,投票不是夢,辦公室才是噩夢
- 🏛️ 政治鬥爭的殘酷,比黨內初選還狠
- 🏛️ 24小時待命,沒有週末、沒有節慶、沒有自己
- 🏛️ 媒體監督無所不在,一個錯字就可能上社會版頭條
《開創者》⭐⭐⭐⭐⭐ (5/10)
🛡️ 保全業
- 🛡️ 薪資偏低但責任重大,看起來是站崗,實際是在維持社會秩序
- 🛡️ 工作時間不固定,日夜輪班是基本
- 🛡️ 社會認知度不高,出事要你扛,沒事沒人看見你
《菜鳥新鮮人》⭐⭐⭐⭐ (4/10)
🍺 啤酒公司
- 🍺 職場菜鳥的學習曲線像過山車,還沒繫好安全帶就要上路
- 🍺 工作與期待的落差讓人懷疑當初面試時是不是做夢
- 🍺 人際關係的建立困難,內部文化有點毒,表面笑臉,背後踢你
《少女八家將》⭐⭐⭐ (3/10)
🎭 傳統文化
- 🎭 傳統與現代的融合中找不到定位
- 🎭 團隊合作精神有,但得配合信仰與文化進行調整
- 🎭 文化價值的肯定很感人,但賺不到錢一切都很虛
🧾 台灣職場劇總結報表
劇名 | 星等 | 類型 | 核心地獄元素 |
---|---|---|---|
做工的人 | 9 | 建築工地 | 職安風險+社會歧視+無保障 |
火神的眼淚 | 8 | 消防員 | 生命危險+心理創傷+低薪高壓 |
鏡子森林 | 7 | 新聞媒體 | 倫理衝突+工作壓力+媒體亂象 |
人選之人 | 6 | 政治幕僚 | 理想幻滅+政治鬥爭+24小時待命 |
開創者 | 5 | 保全業 | 低薪高責+輪班制+社會認知度低 |
菜鳥新鮮人 | 4 | 啤酒公司 | 新人適應困難+期待落差 |
少女八家將 | 3 | 傳統文化 | 文化價值衝突+經濟困難 |
🏝️ 台灣職場文化特色觀察
「做功德」心態:低薪但要求高奉獻精神
「拚經濟」壓力:個人犧牲成就集體利益
「人情味」包袱:界線模糊的職場人際關係
🧠 社畜備忘錄|台灣篇
• 台灣的職場劇不是編出來的,是翻拍現實
• 無論是被壓榨的工地、被期待燃燒的消防隊,還是跑不完的新聞現場
• 「撐下去」這三個字,就是社畜的日常 mantra(咒語)
🧯 生存建議 by 威爾森
如果你正身處台灣職場地獄:
- 🤝 懂得找盟友:沒人撐你,你會倒得很快
- 💰 記帳+儲備生活應急金:你可能突然不被需要
- 🚪 身體、心靈要留下逃生門:不要等到你真的進急診室,才知道工作沒那麼重要
- 📚 培養副業或轉職技能:每週一堂課,是你對未來的保險
🎬 威爾森的結語
「台灣職場劇最可怕的地方,不是它拍得有多慘,
而是它拍得有多真。」
「當我們在看《做工的人》流眼淚的時候,
真正的做工人還在工地裡流汗流血。」
台灣職場劇之所以讓人共鳴,是因為它們不是在講別人的故事,而是在講我們自己的故事。每一個角色的血淚,都可能是我們昨天、今天、或明天的寫照。
威爾森看完這些劇最大的感悟是:職場生存不只是個人的努力,更需要整個社會的關注和改變。當我們在抱怨血汗職場的同時,也要思考我們能為改變這些現狀做些什麼。
💡 威爾森的台灣職場生存心法:
「不要讓工作定義你的全部,但也不要讓生活沒有工作的意義。
在血汗與夢想之間,找到一個你能接受的平衡點。」
「不要讓工作定義你的全部,但也不要讓生活沒有工作的意義。
在血汗與夢想之間,找到一個你能接受的平衡點。」
記住,這些劇會結束,但我們的生活還要繼續。願每個在台灣職場打拚的社畜,都能在現實的殘酷中找到繼續前進的勇氣,在血汗的淬鍊中保持初心的溫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