京都:文化密度高到,讓你懷疑三天是不是太長
「奇怪,我昨天還在開進度會,怎麼今天像活在日劇裡……」
京都的魅力不是風景,是「時間錯置感」。你走在街道上,就像同時登入了《鬼滅》、《茶道入門》和《從前有座古寺》的伺服器。
景點集中在市區與嵐山,只要一張地鐵一日券,能踩完比你一整年開會還多的地點。連續假期沒請到也沒差,只要你人出現在鴨川旁,就等於打開了躺平結界。
廣島與宮島:歷史+自然雙滿點,一場低調卻扎實的旅程
如果京都是詩,那廣島就是沉靜而誠實的散文。你可以早上在和平紀念公園反思人生,下午搭船到宮島看鹿和大鳥居,晚上回飯店泡湯懷疑人生。
地點超集中、不用拉車太久,適合那種「我只想消失三天但不想被主管發現」的微型出逃。
四國(香川、高知、愛媛、德島):一場會讓你懷疑世界根本不需要電腦的旅行
對某些人來說,四國有點遠、有點冷門、有點難到——但也因此,這裡完美符合威爾森的標準:
這裡有讓你懷疑是不是穿越的「栗林公園」、可以泡到忘記密碼的「道後溫泉」,還有一堆連Google翻譯都難解的在地招牌,彷彿逼你忘掉現實。
倫敦:用博物館堆疊自尊,假裝自己是文化人
你也許不知道,但你可以在3天內參觀英國博物館、泰特現代、美術館、國王十字車站(拍哈利波特照),然後再塞進一場歌劇、一場下午茶、一次雨中迷路。
倫敦有一種魔力,讓你覺得自己暫時不是公司那個失眠的誰,而是個有點法式憂鬱的英倫靈魂。短時間內,可以文化升天,也可以CP值爆表地靈魂充電。
巴黎:用浪漫的表象掩飾精神內耗的極致地點
想在短時間感受到「人生好像值得」?請坐上塞納河遊船,配著熱紅酒與微風,從心裡對自己說一句:
巴黎是讓靈魂脫皮的城市:你可以在羅浮宮前花三小時看畫、然後花三分鐘在麵包店消費一整天熱量。每個角落都像電影片場,每個瞬間都讓你不小心想辭職。
巴塞隆納:陽光與建築的完美錯覺,一場延遲發薪日的夢
在這裡,你可以一邊看著聖家堂蓋不完,一邊想著自己手上的專案好像也沒進度。
食物美到讓人懷疑公司餐廳是不是詐騙集團,陽光暖到讓你忘記月薪沒有調漲,最重要的是——你會不小心開始原諒生活。
🛋 小結:威爾森的靈魂短假法則
威爾森說:「我知道我沒法離職去旅行,但我可以旅行時假裝我已經離職。」
這些城市,就是專為「想逃一天」的靈魂設計的選項。有的文化密集到能洗腦、有的景點剛剛好、不用開車、不用備課、不用解釋。
短假不是偷懶,是一種高階求生術。在被現實碾壓之前,先把自己塞進風景裡,才有力氣走出下一個禮拜一。
🎲 威爾森式請假理由生成器
當你決定要逃離現實,但不知道該怎麼跟主管解釋時...
💭 結語式提問
如果你只能請2.5天假,你想用哪座城市來假裝自己的人生沒崩壞?
「是啊,我也知道回來後會收一堆信件、開兩倍的會、有人會問我為什麼這麼快用完特休……
但如果人生只是為了在Excel上填滿格子,那我寧可,先去嵐山走一圈。
你呢?你會去哪裡,躲一場看起來像旅行,其實是自救的行程?」
威爾森的旅行哲學
記住,短期旅行不是奢侈品,是必需品。在這個加班到天荒地老的時代,給自己三天時間去證明世界還有其他可能性,是對靈魂最基本的投資。
不管你選擇哪座城市,重點不是你去了哪裡,而是你暫時不在那個讓你窒息的地方。